为深化校园文化创新实践,传承同济大学“同舟共济”精神内核,打造具有时代特征与同济特色的文化标识体系,启动什么是传统营销,诚邀在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创意人士共同参与,用创意点燃文化传承的星火,让同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校园IP形象设计旨在展现学校独特的风貌□□、文化底蕴和校园精神。参赛者可通过提取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校园景观□□□、校训校徽㊣等元素,或者校园生活场景□□、校园活动点滴等,将其融入文创设计中,以塑造出能够唤起师生和校友共鸣,同时向外展示学校㊣特色形象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同济大学拟人形象周边(如手绘形象□□、毛绒公仔□□□、主题表情包)等。
文化创意设计应当突出展现校园文化内涵,具有纪念意义或实用性。参赛✅者可围绕学校历史□□、校园特色文化标识等进行创意设计,如同济大学西迁故事□□、校园动植物□□、校园四季□□□□、食堂特色菜品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日用文具(如书签□□、笔记本□□□□、明信片□□□□、日历□□□、水杯)□□□、工艺品㊣㊣类(如㊣冰箱贴□□、摆件□□□□、挂饰□□、徽章)□□□□、图案印刷品(如文化衫□□、围巾□□□、丝巾□□、帽子□□□□、手提包㊣)等。
科技创新设计聚焦现代科技与校园文创深度融合,为文化产品注入科技活力。鼓励参赛者从学校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维度深度挖掘,或运用新兴科技手㊣段,如3D打印□□、科研环保㊣材料运用等,创作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美感的文创作品(指在文创产品的物理载体和外观形象层面融入科技创新内容,不包括使用AI技术开发创作的情况),如利用实验室仪器□□、专业技能等元素作为设计灵感,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互动装置(如AR校史/建筑模型)□□、科技材料产品(如3D 打印可降解校园地标模型)。
■ 电子版效果㊣图或手绘稿图片(A4幅面□□、300dpi 以上□□□□、JPEG 或 PDF 格式),并必须提交作品源文件(CDR或PS□□□□、AI格㊣式),须包括作品整体图□□□、基本外观尺寸□□□、细节及结构表示等。效果图提供不超过5幅不同角度彩色图片,单幅图片大小不超过10 M,系列组图不超过30 M。
■参赛作品必须包含文字说明(《同济大学第二届“济文杯”校园文创设计作品征集表》+《作品创作说明书》),包括但不限于赛道名称□□、作品名称□□□□、设计理念□□□、创意说明□□□□、材质说明㊣等。
■ ✅参赛作者可跨界组队,每件作品的作者数量不超过 3 人。报名者须为该团队主要负责人和联络人。
作品征集结束后,主办单位将从文化性□□、实用性□□□、创新性□□□□、工艺性等多个角度初选出20件左右入围作品。
最终参评作品将在微信公众号“青春同济”□□□□、“同济大学生”等平台进行展示,在此期间,广大网友可㊣进行投票推荐。主办单位将成立专业评审团,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作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网络传播影响力□□、受师生欢迎度□□□、设计师意见等进行综合评选,确定一□□、二□□□、三等奖等获奖作品并公布获奖名单。
预计5月9日举办同济大学校园文创设计大赛颁奖仪式,线上线下形式开展获奖作品展览活动,对活动情况和优秀文创作品进行广泛宣传。
本次活动将联动同济后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获奖作品开展产品深化,在收集设计者有关建议后,拟将部分设计作品逐步投入定制生产线,进行落地生产。
获奖作品将陆续同步在同济文创商店(四平路校㊣区□□□□、嘉定校区)进行实体展示与售卖,收益的一定比例将专项用于支持后续校园文创设计大赛的举办及优秀作品孵化,形成“以赛育人□□□、以赛带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请于2025年4月✅26日前将“《同济大学第二届“济文杯”校园文创设计作品征集表》+《作品创作说明书》+参赛作品”一并发送至主办单位邮箱(),邮件名称以“2025济文杯+ 参赛类别+作品名称+姓名”命名。
参赛作品是参赛者原创作品,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的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如有违反或作品存在较大争议,主办单位有权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如已发放奖金也将原额追回。
(1)完全 AI 生成作品禁止参赛: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人类创作者独立构思并完成的原㊣创作品,禁止直接使用 AI 生成的完整设计方案(如通过 A✅I 文本生成工具生成完整设计说明□□□、通过 AI 绘画工具生成完整设计图等)。此类作品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允许使用 AI 工具作为辅助手段(如生成设计草图□□、色彩搭配建议等),但最终提交的作品必须包含人类创作者的实质性修改与创造性表达,且 AI 生成内容占比不得超过设计总量的 30%。参赛者需在《作品创作说明书》中详细说明 AI 工具的使用场景□□□□、生成内容及后续人工修改过程,并提交原始 AI 生成文件与最终设计文件的对比证明。
入围及以上的作品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获奖作品将签署《作品版权归㊣属协议书》等。主办单位拥有获奖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版权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权□□、使用权等,并不再另行支付费用。设计方仅具有原创作品署名权。未经主办单位许可获奖者不得将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使用。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品及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次文创大赛将从参赛作品中选取适当作品进行孵化,实现从平面设计作品到文创实物产品的蜕变,并在同济大学纪念品商店等地进行售卖。